醫療新聞
醫療新聞
News減痛痔瘡微創手術 恢復嬰兒般光滑的肛門
2020/9/7一名60歲L男性患者,大便腫痛流血,長達10年,很能「忍」,自嘲肛門是「玫瑰花盛開」,以為痔瘡手術會造成肛門受損或是失禁等問題,遲遲不敢接受治療,反而尋找草藥偏方,敷了草藥之後,痔瘡不但沒有好轉,反而變成約10公分芒果一樣腫脹,甚至發生表面潰爛情形,因為疼痛難忍,求助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沈名吟,沈名吟經過減痛痔瘡微創手術開刀後,隔天就出院,L男性患者馬上改善疼痛問題,痔瘡病兆都切除乾淨。
不用開腦! 3D立體定位導航內視鏡 腦瘤切除精準安全
2020/8/3165歲陳姓男性病患劇烈頭痛,左眼皮下垂,左眼視力模糊,走路不穩,甚至影響到性生活,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求診,經電腦斷層檢查,腦下垂體腫瘤大約2.3公分,腫瘤內部出血壓迫腦神經和視神經。 神經外科巫智穎醫師進一步檢測,發現陳男腦下垂體的泌乳激素高達21.38 ng/mL,正常為2.64-13.13 ng/mL,腦下垂體泌乳激素瘤合併腦下垂體腫瘤出血,必須緊急開刀,以「3D立體定位導航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術」,當天開完就拔管,意識清楚,在加護病房觀察一天就轉到普通病房,術後第四天就出院,目前恢復狀況良好,3個月術後追蹤,經核磁共振追蹤,腫瘤清除,視神經也沒有壓迫,泌乳激素恢復正常7.87ng/mL,也重振雄風,恢復良好無後遺症。
爭取客委會預算 營造客語友善就醫環境
2020/8/24乳房微創手術不影響外觀 傷口只有約0.3公分
2020/8/17「醫師,我的乳房有硬塊,怎麼辦?」25歲陳姓未婚病患無意間在洗澡時發現右側乳房有硬塊,極為惶恐,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一般外科古君平醫師,古醫師觸診時,明顯在右側乳房有一腫塊,立即做了乳房超音波檢查,右側乳房外上方約有2.4公分的腫瘤,邊緣平整,無明顯血管供應,為求謹慎,再經過細針抽吸後發現為異常細胞。古君平建議陳姓病患開刀移除腫瘤,施以乳房腫瘤微創手術切除腫瘤,傷口只有約0.3公分,完全不影響乳房外觀,開完刀即可回家,不需住院,目前回復正常生活,持續追蹤。
靜脈曲張微創手術0.1公分 傷口小出血量少恢復快
2020/8/11林姓L病患超過十年深受靜脈曲張之苦,長期腫脹麻痛,之前去他院手術過一次,沒想到手術完痛了一個月,直到無法忍痛,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翁啟峰,翁啟峰醫師利用「主軸靜脈雷射燒灼封閉手術」,以及傷口僅有0.1公分的「微創勾除手術」,精準移除病變血管,解決長年靜脈曲張問題。L病患說,手術完隔天就覺得改善,現在「走路像是在飛,健步如飛。」
治療憂鬱症新利器 成果獲國際期刊刊登
2020/8/10A小姐是竹科工程師,由於工時長,壓力大,長期罹患憂鬱、焦慮症與自律神經失調,服用抗憂鬱藥物卻都有副作用,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,由於A小姐忙碌無法接受傳統重覆式經顱磁刺激術rTMS 40分鐘的治療,於是利用午休一小時的時間,改接受10分鐘的theta雙側矽塔波刺激治療(theta burst stimulation, TBS),經過10個療程,大約三周,憂鬱、失眠、焦慮與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均獲得改善,且減少原本服用藥物劑量。
美國病童罹乳突炎 跨國遠距醫療共享併微創內視鏡手術成功救治
2020/8/3一名七歲的美國A小朋友,從小就有反覆性中耳炎及聽力損失的問題,去年發生嚴重的抗藥性細菌感染,在美國接受一個月進階抗生素注射治療,以為病情得到控制,就跟隨父母親來台灣居住,沒想到,耳朵繼續出現流膿、耳後部分紅腫熱痛,同時有頭痛甚至聽損加劇等症狀,病患父母緊急諮詢遠在美國的耳鼻喉科醫師,後來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,王主任透過純音聽力檢查,耳咽管功能檢查以及核磁共振檢查,確診為「反覆性中耳炎合併難治性乳突炎」, 施以「中耳微創內視鏡併上隱窩乳突鑿開手術」以及「耳咽管微創內視鏡手術」,A小朋友症狀目前已經恢復正常。
為鄉親健康把關 8/15起竹北和關西三場整篩
2020/7/30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配合衛生局共同辦理「整合性篩檢活動」,免費替社區民眾健康把關。院長陳自諒表示,今年整篩一共有三場,一場在竹北兩場在關西,包含癌症篩檢與慢性病篩檢,透過成人健康篩檢找出慢性病與癌症的高危險群民眾,並將健康生活知識傳遞達到早期預防目的,提醒需要篩檢的民眾,空腹8小時,同時要攜帶身分證和健保卡。
更年期不要怕 靠運動和中藥調理症狀緩解
2020/7/2150歲L小姐,兩年來月經開始不規律,最近一年,月經經期時間更是滴滴答答拖不停,晚上睡眠容易燥熱,偶爾盜汗,皮膚比以前乾燥,眼睛容易乾澀,加上平時除了要看顧自己的家庭,住在離島的母親身體不好也需要她來照顧,蠟燭兩頭燒,身心俱疲,情緒更容易起伏、鬱悶,懷疑自己要邁入更年期感到焦慮,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沈俐伶。經過2個月調理,目前雖然進入更年期,症狀趨緩。
社會責任協助弱勢 幫德蘭35名學生免費健檢
2020/7/16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啟動「愛與關懷-弱勢兒童健康照顧計畫」,協助私立德蘭兒童中心35位院童,整合性健康管理服務,到醫院免費全身健檢服務。院長陳自諒表示,這次計畫包含一般檢查、視力檢查、聽力檢查、血液常規檢查、肝、腎功能等。針對健檢結果,提供後續治療與家庭醫師關懷服務,尤其,德蘭兒童中心對象為社會局安置之家暴、失親等兒童,院童有特殊生理及心理狀況,院方也提供醫療諮詢。 新竹縣政府社會處長李國祿肯定中醫大新竹附醫,秉持「以病人為中心」提供新竹地區民眾貼心與優質的醫療服務,另一方面也努力深耘社區,提倡在地化服務,共同守護當地弱勢兒童健康照顧。